国医药大师亲笔提名点击进入
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健康驿站
健康驿站 热线电话 联系我们
健康宣教
 > 健康驿站 > 健康宣教
  •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注意什么?

    (1)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的稳定。

    (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减少饮酒、戒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饮食少盐、进食低脂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轻体重等。

    (3)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不可自己随意减药或停药。

    (4)起床或变换体位的动作宜缓慢,早晨醒来后应在床上休息片刻再起床,避免发生意外。

    (5)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6)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7)坚持自我监测,定期复诊。

  • 高血压患者六不宜?

    (1)不宜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溢血。

    (2)不宜过度疲劳:体质较差、抗病能力弱的老年人,应做到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3)不宜饮食过饱:饮食过饱可影响心肺的正常活动,另外饮食过饱时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肠道,会导致心脑供血相对减少。

    (4)不宜贪杯暴饮: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对肝脏解毒能力较差的患者, 易引起肝硬化及心脏疾病等。

    (5)不宜降压速度过快:血压突然降低导致全身各组织供血不足,尤其是心、脑、肾供血减少明显。

    (6)不宜便秘: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诱发脑溢血、心绞痛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 高血压患者怎样做好日常心理调节?

    高血压患者良好的情绪可以使血压稳定,避免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以下几种方式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1)克服紧张情绪,当心情不佳、紧张焦虑时应转换环境,转移注意力,遇到不满意的人和事尽量冷处理,注意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比如钓鱼、做手工、缝纫、编织、雕刻、旅游等,练字和绘画可以使精神进入另一个宁静的世界。

    (2)避免心理负担过重,及时释放心理压力。

    (3)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听听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有助于舒缓情绪。

    (4)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与人处事和为贵,遇事少生气,多往好的方面想。

  • 高血压为什么冬天高发?

    冬季温度低,血管遇冷收缩,收缩后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会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可引起心绞痛加重、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并发症。

    (1)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

    (3)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

  • 早期控制高血压有什么好处?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慢性病,是导致心血管病的重要因素。越早发现高血压,越早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等造成的损害就越少。有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可以使得中风下降35%-40%;心肌梗死减少20%-25%;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

  • 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求?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为主,宜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应增加粗粮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1)低盐饮食  健康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通过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

    (2)低脂肪饮食 提倡植物油,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注意隐蔽的动物脂肪如香肠、排骨等,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小于25克,每周吃鱼2-3次。

    (3)低胆固醇饮食 宜选择牛奶、瘦肉、鱼类等,限制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及鸡皮、鸭皮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每天肉类控制在75克以内,主要是瘦肉。

    (4)控制总热量 主食每天4-6两,注意粗细粮搭配,少吃甜食。

    (5)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最好每天摄入400克蔬菜、200克水果。宜选择芹菜、菠菜、豆类、芦笋、香蕉、苹果、桔子等。

  • 如何降低盐的摄入量?

    (1)取得家人的协助,把家里的菜全做淡一些,不要把目标设定的太高,把量减少2-3成合适。

    (2)减少在外面就餐次数。

    (3)少吃海味咸菜,减少酱汤和菜汤的量,烹饪时选择低盐的酱油、豆酱。

    (4)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苹果、红小豆、土豆、海带、香蕉等,因为钾能降低血压。

    (5)注意补钙,多吃豆腐、牛奶、芝麻酱、绿叶蔬菜。

    (6)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高血压?

    (1)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情绪稳定,勿暴喜暴怒,遇事平常心对待。

    (3)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宜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增加钾和钙的摄入。

    (4)戒烟限酒。

    (5)坚持适量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6)控制体重。

    (7)定期体检,测量血压。

  • 冠心病的健康饮食法则?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饮食习惯。健康科学的饮食对冠心病治疗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1)避免饱餐:饱餐可以诱发和加重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冠心病病人,特别是在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下,应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

    (2)限制酒量:尽管有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长期饮酒者高血压发病率增加,脑血管意外增多,而且饮酒能增加降血压基础药物的抗药性。因此对有饮酒习惯者必须限酒,不宜喝白酒,啤酒不应超过300毫升-500毫升/天,葡萄酒不应超过100-150毫升/天。

    (3)多吃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除含有大量植物蛋白外,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豆类特别是大豆可称是冠心病病人的保健食品。此外,豆类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4)多吃苹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果糖和微量元素镁等,它们均有利于胆固醇的代谢,能使血中胆固醇下降。因此,冠心病病人应多吃苹果。常吃苹果有利于降低血压,从而有益于冠心病。有研究表明每天吃3个以上苹果的人,血压均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5)增加奶制品的摄入:牛奶除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铁、B族维生素等。而且牛奶中所含的钙质及胆碱尚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冠心病病人是可以适量喝牛奶的,特别是发酵的牛奶(如酸奶)。酸奶中有一种因子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常吃酸奶有预防冠心病发作的作用。

  • 如何预防冠心病?

    预防冠心病最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1)控制血压、血糖。

    (2)适当锻炼,减肥,减少热量摄入,降低血脂。

    (3)戒烟限酒。

    (4)缓解精神压力,保持乐观情绪。

    (5)合理用药,定期检测心电图。

    (6)学会自我救治,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片或速效救心丸10-15粒,无效可重复使用。

  • 为什么冬季冠心病会高发?

    (1)心血管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患者受寒冷的刺激会使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耗氧量增高。然而有病变的冠状动脉不能及时相应增加对心脏的血液供应,寒冷刺激加重心肌缺血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口和鼻吸入的冷空气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对心脏供血减少,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3)寒冷还可能影响血小板的机能,使其粘滞度增高,易形成动脉血栓。

  • 气温变化对冠心病病人有那些影响?

    (1)冬天随着气温的降低,寒冷刺激血管收缩,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一些冠心病患者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血压会发生波动,血压一升高就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容易导致心绞痛症状。    

    (3)冬天天气寒冷,运动量减少了,出汗也少了,使得人体血脂的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凝血倾向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      

    (4)再有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都会使冠心病患者加重病情。

  • 冠心病患者如何安全度过冬春季?

    (1)注意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春季,应提倡“春捂”,勿过早换衣,外出要注意头部和肢体的保暖,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并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3)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

    (4)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5)清淡饮食,避免过咸、过甜、油腻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同时要注意勿食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坚持锻炼身体,老年人适宜选择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运动。但遇有骤冷、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在室内活动,应注意避免早晨过早锻炼。

    (7)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家庭应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 冠心病人为什么不适合晨练?

    因为早晨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占优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

    老年冠心病人怎样康复锻炼?

    (1)要听从医生的嘱咐,运动量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例如轮替活动肢体,屈膝,摆动双臂,活动颈、肩关节,起坐,然后下床,躺在椅上,自己进餐,洗漱,入厕。

    (2)步行方便易做,可多访友作为消遣。但应尽量避免奔跑、纵跃等动作,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高龄患者出汗反应差,散热慢,不耐热,所以在气温高和(或)湿度高的情况下,应暂停运动锻炼。

  • 得了高脂血症怎样锻炼合适?

    (1)最佳的运动时间是下午,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并且要持之以恒地锻炼。

    (2)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项目,如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操等。

    (3)合理掌握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约相当于50-60%的最大摄氧量。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岁130次/分;60岁以上120次/分以内为宜。  

    (4)适当的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一般每周3-4次为宜。 

  • 高脂血症病人日常生活如何保养?

    (1)饮食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即脂肪占每天总热量的20-25%,胆固醇低于300毫克/天,不要使用动物脂肪,肥肉,奶油糕点,禽类的皮,内脏,鱼籽等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每天1斤左右,多吃水果。

    (2)改变做菜方式:应以植物油为主,做菜少放油,尽量以蒸,煮,凉泮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3)限制甜食,因为糖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

    (4)每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5)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6)减轻体重: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7)戒烟,少饮酒: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因此,中年人还是以不饮酒为好。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8)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 餐桌上的降脂药有哪些?

    (1)大蒜:含挥发性辣素,可以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并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治疗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2)茄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茄子在肠道中的分解产物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体外。因此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

    (3)香菇和木耳: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研究表明,香菇和木耳的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

    (4)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有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5)洋葱:含有一种较强血管扩张作用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6)大豆: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大豆115g,可使血胆固醇降低20%,并可使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

    (7)茶叶:茶能降血脂,研究表明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8)植物油和鱼类:其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胆固醇。

    (9)苹果: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于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10)其他:山楂、芹菜、粗燕麦等。

  • 心力衰竭患者饮食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1)少量多餐,减少腹部饱胀感,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

    (2)不吃过冷、过热、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不饮酒、不吸烟、不喝浓茶或咖啡;

    (3)维生素应补充充足。膳食应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多吃些鲜嫩蔬菜或水果;(4)控制总热量,力求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少用甜食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5)解除精神压力,减少体力活动,减轻心脏负荷;

    (6)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 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1)有心脏病的患者及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等等,是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应及早治疗;

    (2)预防呼吸道感染;

    (3)掌握好运动量。心血管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时,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但应听从医生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循序渐进,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度;

    (4)饮食清淡、三餐有节;

    (5)补充水分切忌过量;

    (6)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7)情绪愉悦防止波动。

  •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1)保持起居有规律;

    (2)强调动静结合,根据心脏功能情况,适当活动和锻炼;

    (3)保持室内温度维持相对恒定,冬季最好在 20 摄氏度左右;

    (4)室内通风,冬季室内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但要注意病人能自身保暖,避免空气对流时引起感冒;

    (5)预防呼吸道感染;

    (6)饮食的调理,通常食物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勿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勿吃的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7)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便秘时过度用力。

  • 在家中突然出现心力衰竭,应该怎么办?

    家庭抢救急性心衰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也可用胶带轮流结扎四肢,每一肢体结扎 5 分钟,然后放松 5 分钟,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病人吸氧,只有部分轻症性左心衰竭可望通过上述家庭救助的方法获得缓解,而相当多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则需要由临床医师进行家庭急救指导的同时,应及时与 120 联系,急送患者到医院救治。

橡树首页 | 关于橡树 | 联系方式 | 服务指南 | 服务团队 | 位置地图

咨询热线:客服部  0571-86956777  医院邮箱:hzxiangshu@163.com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花蒋路201号 浙ICP备13036954号-1

Copyright © 2013 杭州橡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